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医院总结】馆陶县人民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总结

阅读数:973 文章字数:2161


馆陶县人民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总结


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周密部署下,在县委、县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狠抓医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根据医疗服务调整价格需要,成立县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实行了“一取消、两降低、两调整”政策,即:全部药品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降低10%,高值耗材加成率由5%降低为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支付政策。

关于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两降低”造成的减收,按照6: 3: 1的比例(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占60%,县财政补助占30%,医院自行消化占10%)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服务项目纳入到新农合、医保报销范围,涉及调整价格的服务项目1000余种。

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积极实施9种单病种收费及50种临床路径管理;另一方面,实行院科两级核算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全力打造惠民医院,减轻患者负担。一是药占比为35%左右,基本药物使用率达80%以上 。二是在广泛开展了“专家下乡义诊、乡医一对一帮扶”等服务,对60岁以上老年人、三保(优抚、低保、五保)对象、孕妇进行免费体检等工作。

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导致医院减收的30%由县财政予以补贴,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采取“按季预拨,年终结算”的方式由县财政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级公立医院。

二、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将馆陶县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取消全部药品加成,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实行公立医院改革。

1、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CTDR、彩超等检查费在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降低10%

2、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高值医用耗材加成率由5%降低为3%

3、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总量为上年度药品合理差价总量的60%左右,县财政补贴30%左右,医院自行消化10%,不得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

4、调整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将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项目按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按照规定比例报销。

三、建立医药费用控费机制

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县级公立医院主动控制成本。

1、推进收费方式改革。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结合本县实际,选择50个以上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并逐步扩大病种,细化内容,提高入组率和完成率。在此基础上,选择若干个病种实行按病种收费。

2、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加强总额控制。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科学合理预算和确定付费标准。要把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3、完善药品采购机制。馆陶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网采购,原则上执行省中标价格。采购药品配送方式按照我省现行的基本药物配送方式进行。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开展惠民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供预约挂号;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开展双休日、节假日门诊和手术。

2、提升医疗技术。以先进医疗设备为支撑,加强重点专科、急诊科建设,提高院前急救能力,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加强中医科能力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3、培养人才梯队。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吸引三级医院在职或退休的骨干医师等优秀人才到医院执业,争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

4、加强内涵建设。抓好新医院的“品味工程”建设;开展“三好一满意”、加强医患沟通;聘请院外监督员,完善患者投诉机制。

5、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绩效考核、门急诊挂号、收费一卡通、药房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保险结算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通过一系列举措,馆陶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院从就医环境、技术设备、后勤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是医疗费用实现下降。馆陶县医院次均诊疗费用降低10%;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以后,每月惠民达90余万元。

三是便民服务举措增多。开展了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服务、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实施医疗费用即时结报等便民惠民和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有效杜绝了大处方、乱检查、高收费行为。

五是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由97.2%上升到98.6%,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在实行药品零差价的基础上,降低药品购进价格。以低价格药品为主、限制中等价格药品、控制高价药品的购入。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