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财政意见】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阅读数:507 文章字数:3729



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

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31号)精神,进一步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县政府同意,现就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赋予各乡镇各部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支持乡镇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激发我县内生动力,确保如期完成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

二、实施原则

(一)县级督促,加强指导。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点抓好上下衔接、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结合我县脱贫攻坚任务需要,认真全面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资金整合、项目分配、制度建设和督促指导。

(二)抓好落实,权责匹配。各实施主体要根据我县脱贫攻坚规划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具体责任,不得限定资金的具体用途。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渠道不变,充分授权。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已完全下放到县级,对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各有关部门仍按照原渠道下达。

(四)精准发力,注重实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着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三、整合范围

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

…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以及…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

省级层面主要有:省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发展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水利发展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彩票公益金市县分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绩效奖补资金、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省级配套资金(含农业产业化)、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不含地方债分配资金)、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奖补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城乡社区建设省级奖补资金、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以及省财政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

市级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环境保护资金、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新网工程部分)、土地治理项目(补助县部分)、产业化经营项目(补助县部分)、彩票公益金市级分成、城乡社区建设补助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三支一扶”补助专项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交通运输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等。

县级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彩票公积金县级分成、城乡社区建设补助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交通运输专项资金(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四、实施流程

(一)制定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好本地、本部门脱贫攻坚规划,做好与省、市、县脱贫攻坚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投入,凝聚扶贫合力。县发展改革委、县扶贫办要科学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脱贫攻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脱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保障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部门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区分具体情况研究处理,原则上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准。

(二)建立任务清单。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地脱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贴近脱贫攻坚一线、管理信息充分的优势,区分轻重缓急,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等方向,建立脱贫攻坚项目任务清单,确定好重点扶贫项目和年度建设任务,认真组织落实。在选择扶贫项目时,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参与积极性高、意愿强烈的扶贫项目,有条件的可吸收贫困村、贫困户代表参与项目评选和建设管理。

(三)建立资金整合清单。各有关部门要建立资金整合清单,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脱贫任务挂钩,按照脱贫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加快相关涉农资金安排进度,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年度计划的建设任务应在接到上级转移支付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问题。

(四)制定绩效清单。各有关部门要将脱贫成效作为衡量资金统筹整合成果的主要标准,明确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制定资金整合绩效清单,做到项目、资金、绩效有机统一,协调推进。

(五)创新方式。积极探索开展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机制创新,借鉴易地扶贫搬迁筹资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

(六)方案报备。各有关部门制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具体办法,明确部门分工、操作程序、资金用途、监管措施。对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提出包括主要目标和具体建设任务在内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上述“一办法、一方案、三清单”经部门党委(党组)审定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相关资金按上述办法调整用途,各部门应予以认可,并将其作为加强指导、监督问责的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研究纳入统筹整合使用的具体资金范围,明确对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支持政策,取消限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健全完善制度。县直有关部门结合各自政策目标和工作任务,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取消限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相关规定,支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帮助解决统筹整合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业务指导、跟踪服务和绩效监督。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财政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部门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原则上不低于40%用于脱贫攻坚,县政府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部分,确保50%以上比例用于脱贫攻坚。       

(四)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各有关部门应将涉农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政府网站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实行严格监督评价。各乡镇对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县审计、监察、扶贫、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统筹整合的资金项目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县政府成立由扶贫、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县统筹整合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评、全年总考核”督查考评制度,对工作开展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在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