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是人文历史悠久。
二是产业基础稳定。
三是生态环境良好。
四是生物多样性繁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提升站位,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全面加强。
2.夯实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方略不断健全。
3.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4.全力攻坚,督察反馈问题高效整改。
5.统筹谋划,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6.多措并举,绿色转型发展方式提档升级。
7.大力播绿,生态林业建设成果显著。
8.抢抓机遇,奋力推动生态工业提速。
9.深挖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10.综合施策,矿区生态环境全面恢复。
11.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建经费比较困难。
二是创建机制有待完善。
三是创建进展不够平衡。
四、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强化生态立市。
二是建议强化资源优化管理。
三是建议强化绿色发展。
一、创建现状
1.构建了标准较高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2.建设了节约集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3.构筑了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4.优化了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5.织牢了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
6.打造了传承文脉的水文化景观体系。
二、存在问题
1.水安全体系仍不完备。
2.水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3.水环境治理仍有不足。
4.水文化保护挖掘不够。
三、意见建议
1.聚焦重点工程,加快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2.聚焦高质高效,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3.聚焦截污治污,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
4.聚焦文化提升,积极营造水文化社会氛围。
第一,划定“三条线”,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线。
二是绘好生态红线。
三是强化监督高压线。
第二,打好“三场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
第三,落实“三举措”,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二是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改革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