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体育典型】滑雪冠军崇礼再续“雪缘”

阅读数:965 文章字数:1895


滑雪冠军崇礼再续“雪缘”  


郝世花,女,汉族,群众,1972年9月出生,郝世花滑雪培训中心校长、崇礼县郝世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年参加吉林省高山滑雪比赛少年组获得三枚金牌;198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冬运会获得一枚金牌、一枚银牌;1990年参加全国高山滑雪青年锦标赛获得四枚金牌;1991年参加全国高山滑雪青年锦标赛获得两枚金牌;1992年参加全国高山滑雪青年锦标赛获得两枚金牌;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第一批优秀人才”。

说起郝世花,在喜爱滑雪的“雪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前国家队高山滑雪运动员,曾在全国高山滑雪赛事中,4年摘得9枚金牌,这样的战绩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2003年央视拍摄的中国唯一一部滑雪教学系列片就是由郝世花主讲的,这部教学片伴随了中国至少80%的滑雪人一步步成长。对于滑雪人来说,滑雪是一种爱好。而对于郝世花来说,则是她为之奋斗的事业。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8年,郝世花正式“移民”崇礼。那时,崇礼虽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但是已经拥有万龙、多乐美地、长城岭三家滑雪场,已然是全国雪场最密集的地区。距离北京只有220多公里的地理优势,让郝世花敏锐的看到了崇礼滑雪产业发展的前景,于是她放弃了在北京独立承包的学校和可观的收入,来到崇礼县担任万龙滑雪学校校长,虽然表面上收入降低了,但是为她今后的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万龙滑雪场四年的工作实践,不仅拓宽了她的眼界,积累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她深深了解并爱上了崇礼这个美丽的山城。多年持续的欧美学习进修,早已在郝世花的心底埋下了一个梦想的种子——要大力推广中国的滑雪运动,要创办全国一流的“职业滑雪学校”。

2012年4月雪季刚一结束,郝世花就毫不犹豫的向万龙滑雪学校递交了辞呈。她带着10名教练,成立了崇礼县郝世花滑雪学校(改名为郝世花滑雪培训中心)。由于当时崇礼县各滑雪场都有自己的滑雪学校,她的学校显得有些多余。学员人数少,就上网打广告;没场地,就到雪场买散票、办季卡。虽然成本大大增加,但郝世花从未放弃。有的员工很沮丧,郝世花给他们打气:“咱们学校是新生事物,大众认知度低。我们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滑雪事业培养“雪二代”

一年的摸索,郝世花深刻感觉到了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2013年3月,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她又踏上了奥地利取经之旅,同时派出旗下教练去往美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行业学习。回首这段往事,她总是感慨:没文化,真的很可怕!

两年取经归来,学校重新制定了发展策略,在2013-2014年雪季,郝世花滑雪学校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滑雪大众面前,所有来学校的雪友感叹:走进学校,就像在欧美学习的感觉!对于学校教学体系,大家一致认同:规范、系统、专业。经过严格审核,“郝世花滑雪学校”成为了国内首家官方认证的“滑雪指导员”培训考核基地。她让每一个普通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到:滑雪,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京张联合申办冬奥,滑雪培训的“春天”来了。作为国内唯一的职业滑雪学校,“郝世花滑雪学校”自然受到了大众以及媒体的更多关注,但是郝世花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而是敏锐的看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机会,她着手为不同学员制定教学课程,探索促进中国的大众滑雪与国际接轨。研究开发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滑雪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包括“国际9级滑雪等级”教学体系和“集训营”、“级别制”等教学成果。她的愿望是“希望能为未来的中国滑雪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滑雪运动中。”

随着京张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郝世花又从清华、北大等9所名牌大学选拔了一批大学生,成立了中国大学生高山滑雪代表队,免费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支持他们参加滑雪比赛。“我要从大学生入手,逐步影响和培养下一代,为‘雪二代’的成长打下基础。” 郝世花说。

借力申办冬奥,我县提出了“打造中国冬季运动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两大目标,这让郝世花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大好前景。2014年,她正式推出了郝世花滑雪教练联盟,将有志提高水平、投身滑雪产业的人士联合起来,让喜爱滑雪的普通大众更好地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服务,为中国申办冬奥会培养储备滑雪人才。“如果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崇礼将作为雪上项目的主要承办地,一定需要大量专业的保障人员,到时候,我愿意和我的学员一起去做志愿者。”郝世花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郝世花滑雪”这朵“雪花”,已经成为“雪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跟随申办冬奥的脚步,最美“雪花”将率领郝世花滑雪团队踏上新的征途!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