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荣誉,牢记责任,推进藏区跨越发展
我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作为县委书记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加快推进藏区发展。
我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作为县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就是要坚定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
我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作为县委书记的第一职责,就是要抓好党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快科学重建与发展
紧扣灾区实际,把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作为创先争优的鲜明主题。
突出干事创业,把科学重建一线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
强化组织领导,把书记带头示范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推动力。
战病魔,生命不息,争先锋,奋斗不止
乡镇党委创先进,成强镇富民“火车头”。
党员干部争先锋,成促进和谐发展“排头兵”。
勇担重建重任,展示为民情怀
一,只有把工作做深做细,才能让群众安居。
二,只有把村民当亲人,才能让群众安心。
三,只有坚持加快发展,才能让群众乐业。
深入创先争优,谱写发展新篇
一,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
二,关怀变动力,发展增业绩。
三、争创无止境,保持先进性。
争创党员示范社区,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把支部创先落实到社区建设大事上。
把党员示范体现到为民解难上。
把创先争优延展到人人争做好事上。
过去一年,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浏阳、打造幸福家园”目标,艰苦奋斗,砥砺奋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取得的成绩让人自豪。
二是干事的氛围催人奋进。
三是发展的态势令人振奋。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浏阳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一些客观上的因素,但更多是一些主观上的不足,特别是干部队伍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整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作激情不够。
二是工作水平不高。
三是工作作风不实。
四是宗旨意识不强。
一、要胸怀使命干事创业
要有担当负责的勇气。
要有真抓实干的底气。
要有创新突破的锐气。
要成功抢抓时代机遇。
二、要心系群众爱岗敬业
一要真诚服务。
二要严守纪律。
三要乐于奉献。
三、要坚持操守建功立业
一是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
二是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
三是以感恩之心对待监督。
四是以快乐之心对待生活。
过去五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开发改造快速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五年的探索实践,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城市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思想解放。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第一要务。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改善民生。
——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要实现新跨越。
——南部新城建设要取得新突破。
——城区功能要得到新提升。
——社会事业要开创新局面。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
1、注重优化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2、突出南部开发,加快新城建设,打造南关经济第一增长极。
3、坚持投资拉动,强化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倾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中心区
1、要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承载能力。
2、要改善城市形象,努力提升城区品位。
3、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快文明和谐城市中心区建设进程
1、要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要着力改善民生状况。
3、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4、要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南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坚强有力。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执政基石的坚实稳固。
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能量加速集聚,县域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工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新兴工业强县建设强势跨越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牧大县建设总体提升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特色文化名县建设全面启动、稳步推进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现代绿色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组织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产城融合、“三化”联动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激发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必须坚持以团结和谐为保障,汇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全县上下必须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主攻项目建设,奋力打造“三化”统筹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群体,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在工业提速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打造新型工业基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项目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二)做强中心城镇,奋力构建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发展平台
坚持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实现城乡规范式发展的新提高。
坚持国家卫生县城与健康文明县城联动创建,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提升。
坚持南部新城与老城区同步建设,实现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新跨越。
坚持县城与小城镇一体推进,实现城乡统筹式发展的新突破。
(三)促进工农联动,奋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组织引导服务,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挥示范村的典型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文化建设,奋力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夯实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黄龙府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五)突出民生重点,奋力开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发展性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解决安全性民生。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着眼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着眼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着眼于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着眼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实现历史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二、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工作总体思路是:
围绕总体思路,我们要全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转型。
一要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
二要实施现代企业培育计划。
三要实施现代服务业跃升计划。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推进城市转型。
一要完善城市规划系统。
二要完善城市功能系统。
三要完善城市管理系统。
(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转型。
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二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三要健全社会管理体系。
(四)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生态转型。
一要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二要实施生态环保工程。
三要实施生态旅游工程。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理念引领转型发展。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好队伍推动转型发展。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巩固转型发展。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作风服务转型发展。
五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凝聚合力推进转型发展。
一、推进白城崛起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
——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新格局。
——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新加强。
五年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一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抢抓机遇战胜挑战的先决条件,不断创新发展实践。
二是必须坚持把统筹“三化”、实施“三动”作为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必须坚持把负重奋进、克难攻坚作为工作常态,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发展难题。
四是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全力惠民利民的实际行动凝聚人心。
五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固本强基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举措,为加快白城崛起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加速推进“三化”统筹,努力实现白城富民强市历史性跨越
我们的目标是分两步走,实现四个历史性跨越:
第一步,到2016年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
第二步,再用5-10年时间,实现全面提高“三化”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上述目标,要大力实施“三大战略”:
——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
——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
——大力实施创业富市战略。
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个白城”,要始终牢牢把握富民强市主题,大力推进“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速工业率先做大做强。
(二)坚持以构建城镇化体系为重点,加速城镇梯次开发集聚。
(三)坚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加速农业发展集约增效。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
重点要全力打造“六大功能区”:
(一)新型工业经济主导区。
(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
(三)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
(四)区域经济聚集中心区。
(五)生态环境整治样板区。
(六)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区。
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特色经济区建设,突出狠抓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狠抓结构调整转方式,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强支撑,加快挺起白城发展脊梁。
三是狠抓深化改革增活力,加大整体协调推进力度。
四是狠抓难点攻坚求突破,全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四、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二)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白城文化软实力。
(三)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满意度。
(四)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增强事业发展凝聚力。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提志气扬锐气,加强思想建设引领发展。
(二)突出强能力聚合力,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发展。
(三)突出务实事干成事,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发展。
(四)突出正党风转政风,加强廉政建设保障发展。
一、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成就显著的五年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和谐迈出新步伐。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得到新提高。
二、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上述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基本路径。……,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全州各族人民谋发展、盼富裕的强烈愿望。
――建设富庶延边,就是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跃升。
――建设开放延边,就是开发开放层次全面提高。
――建设生态延边,就是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区、宜居地。
――建设和谐延边,就是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建设幸福延边,就是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
(二)坚持开放先导,实现开发开放新跨越。
(三)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新跨越。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建设新跨越。
(五)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实现民生建设新跨越。
(六)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新跨越。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跨越发展的思想基础。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凝心聚力谋发展,科学跨越形成新合力。
(二)全力上项目扩总量,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五)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文明和谐迈出新步伐。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得到新提高。
二、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速富民强县进程
发展策略是:
产业发展方向是:
按照上述思路,2013年的发展目标是:
为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
第二,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二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
二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三是稳步推进新区开发。
四是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内涵。
(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加速发展特色旅游业。
二要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业。
三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五)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在民生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首先,要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第二,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第三,要全面加强宣传文化建设。
(六)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二要努力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
三要持续深化社会管理创新。
四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在执政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4、加强反腐倡廉建设。